景区概述
苏仙岭景区位于湖南省郴州市中心城区,距武广高铁(郴州西站)8公里,107国道5公里,京广铁路(郴州火车站)1公里、京港澳高速2公里,交通十分便利。它独屹于郴江边,山势秀丽,万木葱茏,自古享有"天下第十八福地”、“湘南胜地”的美誉,现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、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、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、全国优秀全民健身活动站、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、湖南省新潇湘八景。景区历史悠久,人文资源独特,文化底蕴深厚,其苏仙传说、九仙二佛传说昭示中国古代宗教文化的发源壮大;橘井泉香典故彪炳中华中医文化;苏仙岭"三绝碑”等碑刻题词遗诗辉映唐宋文化精髓。“山不在高,有仙则名”。苏仙岭原名牛脾山,传说西汉文帝时,郴人苏耽在此修道成仙,苏仙岭因此而得名,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。苏仙岭自汉唐以来,为道教活动场所,被誉为“天下第十八福地”。山上古迹、名人遗迹众多,矗立于顶峰的南禅寺(原苏仙观)始建于汉代,古朴典雅,临崖而建;山腰的景星观建筑简朴淡雅,周围竹木葱茏,绿华如盖,环境清幽,韩愈因仰慕其主持廖法正道长写下传世名篇《韩愈送廖道士序》;北宋著名词人秦少游流放郴州期间于郴州旅舍作干古名篇《踏莎行•郴州旅舍》;镌刻于白鹿洞石壁上,由秦少游作词、苏东坡写跋、米芾书写的“三绝碑”被誉为中国十大“三绝碑”之首,曾受到毛泽东主席关注;西安事变后张学良将军幽居苏仙岭,在屈将室留下了“恨天低,大鹏有翅愁难展”的千古遗恨。古老的历史、迷人的传说、瑰丽的风景,让历代名人骚客留下无数足迹和脍炙人口的词章歌赋。汉《桂阳列仙传》、晋葛洪《神仙传》、北魏郦道元《水经注》、宋《太平广记》、明《徐霞客游记》、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》、《古诗源》等都有苏仙、橘井的篇章;杜甫、元结、刘禹锡、柳宗元、王昌龄、阮阅等都以苏仙、橘井等为题写下了不朽的诗篇。